科學新領域 電子課本 四上 (UPC)

附頁 3

四上‧第6課 植物的繁殖與遺傳 ‧頁55

雜交水稻

科普故事

植物的變異除了是自然現象 , 也可以是人為的結 果 。 人們選擇有不同優點的植物品種進行人工繁殖 , 除了能培育出更具觀賞價值的植物外 , 也可以培育出 更優良的品種 , 例如產量高 、 有抗旱和耐寒能力的農 作物 。 現代高產量的水稻便是由人工方法培育出來 的 。 中國科學家袁隆平在這方面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 被譽為 「 雜交水稻之父 」。 培育雜交水稻的基本原理是選用兩株不同品種的水稻繁殖出來 , 兩株水稻各 自的優良特性能互補 , 以培育出同時具有兩種水稻優點的新品種 。 水稻

袁隆平研究利用 「 雜交優勢 」 來提高水稻的產量 和品質 , 過程既艱辛又困難重重 。 他和助手每天都拿 着放大鏡到田裏去觀察大量稻穗 , 尋找適合進行雜交 培育的水稻品種 。 袁教授的團隊在 1973 年經過九年的 努力 , 培育出世界上第一種高產雜交水稻品種 。 該雜 交水稻的產量比傳統水稻品種高約 20%。

袁隆平

袁隆平並沒有滿足於已有的成績 , 他鍥而不捨改良技術 , 使中國水稻的產量 不斷提升 。 他以科學方法 , 為解決中國糧食短缺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 。 他本着無 私的精神 , 願意跟世界其他專家分享研究成果 , 讓其他地方貧困的人也能有足夠 的糧食 。

想 一 想

1. 雜交水稻是甚麼?有甚麼好處? 2. 袁隆平在科學研究上有甚麼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Made with FlippingBook Ebook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