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多的比赛会吸引越多钢琴家参与,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障碍 需要克服。钢琴家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音乐才华 要尽早开发,这是重中之重”美国著名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加里 • 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指出: “毫无音乐背景的人,如 果到了16岁偶然听到贝多芬的音乐,才决定去学钢琴,或许也 能小有所成,但为时已晚。医生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一点。但就 像网球或游泳运动员一样,音乐才华应从小得到开发、锻炼。 其次,要有一个好老师,不一定非得名气很大,具体情况因人 而异。最后,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但无需太多。有的亚洲父母 会让孩子每天练琴长达10小时,这是亚洲父母的通病之一。贪 多贪快,过早参与太多音乐会或比赛,这种做法一定是有问题 的。就我个人而言,除了一些特殊情况,我坚决反对参加比赛。 比如说,我不许郎朗参加比赛,他有时候会跟我抗议,耐不住他 的再三请求,我偶尔也会让他参加一次。但他基本上都会听从 我的建议。王羽佳也一样。要问为什么?那是因为,他们根本用 不着参加比赛。” “参赛是为了什么呢?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奖金,奖金或许只有 1000美元,但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音乐会演出机会。演出 经理会去观赛,指挥家会听到你的演奏。即便只是一场小型 比赛,你也有机会和当地管弦乐队同台表演,从而得到演出邀 约,然后会有更多人听到你的演奏。但问题是,如果你去参加比 赛,就只能重复不断地演奏你自己觉得擅长的曲目,那么就无 暇学习新曲,因为六个月后可能会有另一场比赛在等着你。你 不想表演这六个月里刚刚学会的新曲子,它们还不成熟,但你 两年前学会的那些已经非常熟练,于是,最终你会选择演奏原 有的曲目。” “不过话说回来,当然也会有不同情况。以张昊辰为例,所有人 都说他才华横溢、造诣非凡,但他那时还算不上成功。演出经 理都夸他优秀,但他们的名单上已经有太多杰出钢琴家了。指 挥家们认为他才华出众,但也只会说希望两年后能再次聆听他
2021年众人为格拉夫曼庆祝93岁生日, 图为王羽佳、加里 • 格拉夫曼、郎朗、伊曼 纽尔 • 艾克斯(Emanuel Ax)。 (©档案资料)
张昊辰 © 摄影:本杰明·伊洛维加
年度特别栏目
44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Online cata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