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人在東方 歐維士家族
大航海時代 人物專訪
歐維士家族專訪
陶瓷器的黃金時代 「隨着時代轉變,來自荷蘭、西班牙、英國等國的商人紛紛東來,中葡貿易的高峰時期過去了。可是,歐洲 人追求瓷器的熱潮卻從未消減。中國瓷器行銷世界,不但豐富了陶瓷器的類型及紋飾風格,同時帶動了歐洲 本土的製瓷工業。」 商人的目光,總是放得更長遠。 「現在,我們已透過法國傳教士殷弘緒,了解製瓷的原料與工序。面對更廣闊的市場,各國商人更積極參與 瓷器設計、生產、運輸及銷售。我深信陶瓷器貿易的黃金時代將會持續下去。」 誠如歐維士所言,風靡全球的中國瓷器將繼續在世界貿易網絡中扮演重要角色。或許,將來的人們仍會為這 些見證中西交流,手工精巧的陶瓷器而感到讚嘆不已吧。
中葡貿易見證 「這件青花玉壺春瓶,正是當年的訂製品 之一。」 歐維士手上瓷器呈喇叭形口,束頸溜肩, 瓶身以青花鈷料繪畫鹿鶴紋飾,象徵春天 萬物欣欣向榮。 他指出瓶的肩部兩行以葡語寫成,卻上下 倒轉了的銘文,唸道:「ISTO MANDOU FAZER JORGE ALVRZ NA ERA DE 1552 REINA。大意就是指『1552 年為惹爾 日‧歐維士訂製』。」 「當時,訂製中國瓷器並非單純的採購, 更是具有彰顯訂製者地位與權力的舉動。 惹爾日或許正看準這點,才訂製這批玉壺 春瓶。」 問及其他玉壺春瓶的去向,雖然惹爾日未 有留下記錄,但歐維士解釋,他或許曾經 將這批瓷器作為禮物贈予中東及葡萄牙的 王室及權貴。可是肯定的是,惹爾日以個 人名義訂製具獨特標籤的瓷器,足以證明 他在中葡貿易中佔據重要地位。 「那個年代,葡萄牙人為建立亞洲的貿易 網絡作出重大貢獻。他們的事蹟雖不為人 熟悉,卻無法抹殺他們付出的努力。」
葡萄牙里斯本桑托斯宮(Santos Palace)金字塔形屋頂 | 王冠宇博士拍攝
參考資料 王冠宇,〈早期來華葡 人與中葡貿易:由一組 1552 年銘青花玉壺春瓶 談起〉,《南方文物》, 2017 年第 2 期,頁 161- 170,152。 王冠宇,〈早期中葡 貿易的實物見證 : 一組 1552 年葡萄牙銘文玉壺 春瓶〉,《典藏‧古美 術》,第 56 期,2018 年11月號, 頁86-91。
28
2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Annual report 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