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引论 讲座 -及 - 精神分析引论 讲座 新篇

返回⽬目录

第二十三讲 症状形成的途径

满足经过多次扭曲的衍生物形成了,它有着刻意选择的双重含义,且两重意义完全对立。单 是在最后这一点中,就能识别出梦的形成与症状形成的一个区别,因为,在梦的形成过程 中,前意识的意图只在于维持睡眠,即不允许干扰睡眠的因素闯入意识中;但它却不一定会 对无意识的愿望动势尖锐地呼喊:不,我的愿望恰恰相反!它尽可以宽容些,因为睡眠者所 处的情境受到的威胁较小。单单睡眠状态就已经阻挡了它通往现实的出路。 诸位看到,在冲突条件下,力比多的回避是通过固着的存在而成为可能的。这些固着的 退行式投注导致对压抑的绕行和力比多的释放——或者满足,在此过程中必须遵循妥协的条 件。在绕行路上,力比多经过无意识和原有固着,终于成功地取得了现实的满足,然而这一 满足受到极大的限制,并且面目难辨。请允许我对这个结局做两个补充。诸位首先要注意 到,一方面是力比多和无意识,而在另一方面则是自我、意识和现实,虽说它们开始时毫无 关系,但却在这里表现出格外紧密的联系。另外,请诸位听好我告诉你们的话,在此谈到的 以及接下来的一切都只涉及歇斯底里型神经症的症状形成。 那么,力比多现在该去哪儿找它突破压抑所需的固着呢?到幼儿期的性活动和性经历中 去找,到童年被抛弃的部分追求和被放弃的客体中去找。也就是说,力比多又回归到它们身 上。这一童年期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孩子先天素质中包含的驱力方向在此时初次显 现,另一方面,他的另一些驱力是在此时第一次通过外在影响和偶然经历被唤醒、激活的。 我认为,我们无疑有权将之分为两部分。先天素质的表现当然不会受到批判性的考量,但分 析的经验恰恰迫使我们假设,幼儿期纯粹偶然的经历会留下力比多的固着。我也看不到这里 有任何理论上的困难。体质上的素质当然也是早期先辈的经历所产生的后果,它们也曾一度 是要习得的;没有这样的习得就没有遗传。而这种引发遗传的习得恰恰要在我们所观察的这 一代终结,这是可以想象的吗?但幼儿期经历的意义不应该像人们偏好的那样,相对于先辈 的经历和自身成熟期经历的意义,完全遭到忽视,反倒应该为之找到特别公允的评价。幼儿 期经历导致的后果反而更加严重,因为它们处于未完成的发展时期,而且正因如此会造成创 伤性的影响。 罗克斯 275 等人有关胚胎机制学的论著让我们看到,在细胞分解过程中,胚原基上的针刺 会导致严重的发展阻碍。而幼虫或成形动物却能安然无恙地承受同样的伤害。 我们将成年人的力比多固着作为遗传因素的代表引入神经症的病原学等式中,现在,这 种力比多固着进一步分成两个的因素:遗传素质和童年早期习得的禀性。我们知道,学习的 人肯定喜欢公式。所以,我们用公式概括这种情况:

= 通过力比多 固着形成的禀性

+ 偶然经历 [成人的] (创伤性)

神经症的病因

性的体质(史前经历)

幼儿期的经历

遗传的性体质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多元化的素质,单独的这个或那个部分驱力,或与其它 部分驱力联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不同强度的先天素质。性体质与幼儿期经历这个因素又可以 建立一个“互补列”,与我们首先了解的在禀性和成年人偶然经历之间的“互补列”极其相

19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professional solution for displaying marketing and sales document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