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引论 讲座 -及 - 精神分析引论 讲座 新篇

返回⽬目录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也参考了现存的弗洛伊德汉语译本,以便对弗洛伊德核心概念的翻译 进行复查。我们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呈现一版经过核查的优秀译文——即使它肯定存在不完美 之处,但我们要确保汉译版弗洛伊德讲座的学术质量。 我们手边一直有一份词汇表(德中双语),罗列了 讲座 中常见的精神分析专业术语,它的 作用是要确保重点概念的翻译前后一致,使中文的精神分析用语保持统一。现在,这份词汇表 连同其中的 1000 多个词条都被收录到了 IPA 网站上的精神分析专业概念同义词词典之中 ( https://www.ipa.world/IPA/en/Dictionary.aspx )。在词汇表中,我们一方面尽量使用在中国惯 用的译法,而在另一些地方,如有必要,我们就使用新造的词汇。一些特定概念无法进行一一 对应的翻译,这就使得一些翻译在表面上与原文相去甚远。 讲座 中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脚注作为补充,为了标明这些脚注,我们在文中加注了 “ 弗洛伊德原注 ”的字样。除此以外,为了方便中国读者理解文本中的一些地方,我们还额外 添加了解释性的脚注,就比如在涉及到科学家的姓名、欧洲地名以及文化史事件的时候,弗洛 伊德默认德语读者熟知这些内容,而中国读者则对它们相对陌生。同样地,弗洛伊德列举的一 些失误案例(口误、误读、笔误) 30 、笑话、词汇联想、语言压缩,也是我们必须为中国读者 解释的。 在 讲座 的原文中,特定的名称和概念以斜体或间隔的形式得到强调。现在,我们统一将这 些部分在德语文本中设置为斜体,而在汉语文本中则统一使用粗体来强调,这是由于中文中鲜 少使用斜体的缘故。 在弗洛伊德的德语文本内,我们采用了 作品集 中标注的页码。网络出版给了我们显示单语 (中文)、双语(德语-中文)或三语(德语-英语-中文)的可能性,因此还会出现另外的页码 标注。 在双语版的 讲座 (德语-汉语)中,我们在德语文本的每个段落之间都空出一行( 作品集 中的 文本没有空行),以便让德语和汉语文本能从同一高度开始,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使双语读者能够 更好地对应两边的文本。在只有汉语的单语版中,段落间没有空行,直接相连。 线上出版——持续地修改 我们最初考虑通过一家中国出版社来出版我们这一译本的纸质书,我们现在暂且打消了这个想 法,因为我们想要利用线上出版的优势,由读者们来进一步修改译文。此外,线上版本还能提 供单语(中文)、双语(德语-中文)或三语(德语-英语-中文)显示的可能性,读者们可以按 需选用。在我们看来,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网站就是适合出版这一线上版本的平台,世界各地的 读者皆可访问,并且它是非盈利性的:我们的翻译可供免费阅读和下载。 我们的翻译项目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就是:讨论专业概念的翻译是否恰当,以及在此基础之上 讨论文本翻译是否恰当,这样的探讨是一场几乎永无止尽的行动。这也是我们的试点项目耗时 较长的原因之一。这并非弗洛伊德中文译本独有的问题,马克·索尔姆斯( Mark Solms )等人 都证实了这一点。索尔姆斯曾就修订过的标准版英语译本写道:“当然,这些翻译并不是完美 的——完美的翻译是不存在的。用一位著名精神分析师的话来说:只有‘足够好’的翻译。” (索尔姆斯 2019,第 5 页起) 就这点而言,现在出版这一译本并非真正的终点。我们更多地是想利用线上出版物提供的可能 性,邀请我们的读者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进行评论,以便进一步改善现在的这个译本。这同样也 30 詹姆斯·斯特雷奇就曾写到过在翻译弗洛伊德的失误案例时遇到困难:“从译者的角度来看,弗洛伊 德在全部的三场讲座中都选择口误作为他最频繁出现的失误案例,是最不幸的事,因为这些例子本身就 难以翻译。但是,我们遵循了我们在《标准版》中一贯的做法,保留了弗洛伊德的例子,添加了脚注和 方括号内的解释,而没有用无关的英语例子去替代它们。”(斯特雷奇 1963,第 31 页,脚注 4)

23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professional solution for displaying marketing and sales documents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