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引论 讲座 -及 - 精神分析引论 讲座 新篇

返回⽬目录

第四讲 失误(末篇)

他事例中观察到的情况也必然使诸位得出这样的结论, 存在的说话意图受到遏制是口误发生 不可或缺的条件 Ⱦ 现在我们可以宣布,我们对失误的理解有了更深一步的进展。我们不仅知道,它们是心 灵活动,从中可辨识出意义与意图。也不仅知道,它们因两种不同的意图相互干涉而产生。 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这两种意图中必定有一种在实现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而这种 意图则通过干扰另一种意图来表达自己。它本身必须首先受到干扰,然后才能够成为发挥干 扰作用的那种意图。当然,对于我们称之为失误的这些现象,我们目前对它们的解释尚不完 整。我们马上就会看到更多问题出现,并且还会感觉到,我们在理解方面走得愈远,就会有 愈多的契机,促使我们提出新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问,为什么事情的发展不可以更简单 些。如果存在的意图是遏制某种倾向,而非执行它,那么,这种遏制倘若顺利完成,那种意 图就无法表达出一丝一毫,或者,这种遏制也可能失败,让受遏制的倾向完全得到表达。但 是,失误都是妥协的结果,它们意味着,两种意图中的任意一种都是成败各半,除去个别情 况,受威胁的意图既没有完全被压制,也没有全然不受影响地实现自己。我们可以想到,要 产生这样的干涉或妥协,必定有特别的条件存在,但我们甚至猜不出,它们可能是哪一类的 条件。我也不相信,通过继续加深对失误的研究就能够揭示我们不知道的这些条件。更有必 要去做的是,先彻底研究心理生活中其他晦涩的领域;我们在那些领域里遇到的类似情况才 能给我们勇气,提出那些对深入解析失误所必须的假设。还有一点!正如我们一直在这个领 域练习的那样,处理细微迹象自有其危险。有种心理疾病叫做复合型偏执狂,这种病会使人 毫无节制地分析这些细微迹象,我自然不会赞成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结论始终都是正确的。唯 有以我们广泛的观察作为坚实基础,从精神生活的不同领域里反复获得相似的印象,才能使 我们避免这样的危险。 好了,我们将在这里结束对失误的分析。但是,有一点我还可以提醒诸位;诸位要把我 们处理这些现象的方式当作范式保留在记忆里。诸位可以从这个例子中看出,我们的心理学 有哪些意图。我们不只想描述这些现象,将它们分类,而且还想将它们理解成心灵诸力量之 间彼此较量的迹象,理解成各有目标、或合作或对立的许多倾向给出的表达。我们致力于对 心理现象抱持一种 动态看法 。依照这种看法,那些被感知到的现象根本没有那些假设中的追 求重要。 所以说,对于失误,我们无意继续深究,但仍可在它所处的领域内巡查一番,其间我们 将重拾已知,发现新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以起初就提出的三分法为准:一是口误及同属 一类的笔误、误读和误听;二是遗忘及按照遗忘记对象不同(专有名词、外语词、计划打 算、印象)区分的次级分类;三是误拿、误放和遗失的情况。至于错误,只要是处于我们考 虑的范围内,则部分归于遗忘,部分归于误拿的情况。 关于口误,我们已经细致地处理过了,但还有好些内容可以补充。还有更为细微的情感 现象与口误这种情况相连,这些现象也绝非毫无趣味。没有人愿意说错话;人们也常常对自 己的口误听而不闻,却从不忽略别人的口误。在某种意义上,口误具有传染性;在谈论口误 的同时确保自己不口误,实在不容易。那些最微不足道的口误形式,它们对于揭示隐藏的心 灵过程的确没什么特别的贡献,它们背后的动因却不难看透。比如,某个人若是在说到一个 词时受到干扰,将长元音发成了短元音,那么,他就会把紧接其后的一个短元音延长,为了 弥补前面的错误而发生新的口误。同样地,谁要是把双元音发得含混随意,比如,把 eu 或 oi 发成 ei ;他就会尝试把接下来的 ei 发成 eu 或 oi 作为补偿。在这里,对听者的顾忌似乎是决

58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professional solution for displaying marketing and sales documents online